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4-05-28 22:05:41 | 浏览:
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未能免俗地套用了时下这个最热门的标题,实则是想借机回忆一下那些曾让我食指大动的非洲美食。曾经留香于唇齿间的味道虽然已成虚无,但美食带给人的快乐和想念却可以持久。有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在南非那些吃吃喝喝的岁月里,无意中有一些非洲的基因已被植入体内,如今一想起甜香扑鼻的大象酒,又酸又辣的“披里披里”烤鸡,竟然有一些“思乡”的情绪了。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既有占人口主体的黑人,也有数百年来涌入的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法国人等白人的后裔,南亚和东亚移民,以及早年被当做劳工带来的印尼、马来人,移民们不光带来了语言、生活习惯,还有自家厨房的烹饪秘笈,运用非洲土地上的食材不断借鉴改良,饮食文化可以说是这个“彩虹国度”的多元文化最好的表现之一。在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德班等大城市,餐饮种类可以说是一应俱全:非洲烤肉、意式通心粉、葡式海鲜、印度咖喱、中式炒菜、日本寿司、连锁快餐等等,甚至连越南、朝鲜、波斯风格的菜肴都能找得到。
提起南非黑人的饮食,最家常的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一种主食称为“pap”,是用白玉米粉熬成的凝结起来的粥,pap本身没有什么味道,美味来自后配的牛、羊或鸡肉和豆子炖的肉汁,以及各种酸甜可口的蔬菜沙拉,在以非洲饮食为主题的餐厅,如约翰内斯堡著名的“Moyo”餐厅,或者去当地人举办的聚会,就能够品尝到这种菜肴。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也许是被欧洲航海者或者是那些被贩卖到美洲又辗转返回故乡的非洲黑奴带到非洲大陆,进而成为非洲人餐桌上的主食。用来做pap的白玉米粉,我觉得远不如我家乡的黄玉米面香,但对南非黑人来说,每天吃到用这种玉米面熬的pap才心安,即便是那些出入写字楼、生活方式已相当西化的白领们。Pap这种吃法在整个南部非洲都差不多。我在南非的邻国博茨瓦纳时,去当地村子做客,中饭时间主妇们把卷心菜切丝炒熟,和pap装在盘子里给小孩子,让他们用手抓着吃,最简单的食物吃起来也很开心。作为主食,南非等国政府也推出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玉米粉,以改善国民体质。
在南非,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有一项全民热爱的美食活动,就是户外烤肉braai。不仅是自家院子,在许多公园和城市绿地都特设有烤肉区,每到周末假日,他们都呼朋唤友,或在自家院落,或在公园草坪围着烧烤炉以及上面吱吱作响的肉排、香肠、玉米等,边品酒边聊天。9月24日还被定为南非的“全国烤肉日”,足见烤肉是多么受当地人的钟爱。
南非白人,特别是阿菲利康人(南非荷兰人)传统上大都是农场主,拥有大片的牧场放养牛羊,这种生活方式催生了两种著名的南非肉食:农夫香肠boerewors和肉干biltong。农夫香肠是烤肉中的主力,基本配料包括碎牛肉、猪肉末、熏肉,佐以盐、蒜、红酒、胡椒、肉豆蔻、百里香、丁香等调味品,口味咸香微辣。制作香肠是每个农场主妇的看家本领之一,据说每人都有自己的秘制配方。不过如今城市人自己做香肠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超市里很容易买到各种香肠。
南非肉干外观很像我国的牦牛肉干,深褐色的外表,切开后能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看到暗红色的肌肉纹理,很有嚼头。Biltong的起源跟其他地方的肉干差不多,都是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人们发明的能长久储存肉类的方法。18世纪以来,阿菲利康人从沿海向内地迁徙,为了解决宰牛羊或者羚羊等野生动物后如何储存的问题,他们学习荷兰老祖先的方法,把肉切条后在醋里浸泡,再用盐、黑胡椒、芫荽、糖等腌制,最后挂起风干。Biltong是南非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之一,在商场和机场商店里都能买到。在南非开车旅行,经常在乡间公路的道旁看见写有biltong的招牌,你可以借着买肉干的机会和热情豪爽的农场主聊聊天,也许他会自豪地告诉你,这个肉干是用他亲手捕猎的一只大羚羊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