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09282618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山东东平:非遗“守艺人”留住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10-19 03:24:38 | 浏览:

  夏日清晨微风拂面,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端鼓腔戏社内,节奏明快的羊皮鼓声和男女说唱不时传出。“距离登台演出还有不到一周,我们加紧练习,把东平的传统曲艺表演传播出去。”排练厅内,东平县端鼓腔非遗传承人丁立新正与几位演员交流。

  “端鼓腔”流传于渔民集中生活的河、湖、海沿岸,传入东平已有百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东平县端鼓腔受邀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丁立新、权立柱等6名非遗传承人新编曲目《端鼓王》,Kaiyun App下载 全站带着东平红色历史文化走向全国。

  Kaiyun 开云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山东东平:非遗“守艺人”留住传统文化(图1)

  Kaiyun 开云

  非遗文化传承的背后,都有“守艺人”的默默坚守。“现在‘端鼓腔’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继承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端鼓腔。”丁立新说,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带领端鼓腔演员到乡村、社区、景区进行公益展演140余次。

  绘草图、粘铜丝、上颜色……在馬良艺术工作室内,非遗传承人马忠华正借着一盏灯光在创作。马忠华是东原掐丝粉彩和馬良押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承人,Kaiyun App下载 全站受家庭环境影响,马忠华自儿时就燃起了对葫芦工艺的热爱,从事掐丝粉彩工艺已有30多年。

  “掐丝粉彩工艺是一项精细活,一个作品完成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马忠华说,“掐丝粉彩”工艺起源自明清时期的北京景泰蓝(掐丝珐琅)手工,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为让传统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他不断探求作品的迭代更新,将鲤鱼、莲花等东平湖元素加入到作品中,“好运莲莲”“年年有鱼”的美好寓意深受消费者青睐。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山东东平:非遗“守艺人”留住传统文化(图2)

  “祖辈留下的东西,如果没人传承发扬就太可惜了。”除了自己的坚守,马忠华业余时间也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文艺大讲堂”,将这项非遗技艺教给更多爱好者。今年6月,马忠华成功当选泰安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目前,东平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8项、市级40项、县级94项,建设非遗工坊31处。“只有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Kaiyun App下载 全站才能更好地传承保护。”东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书记、局长刘华表示,下步东平县将推动非遗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东平更多的非遗项目看得见、留得住。







  • 我们的热线15092826188
  • 我们的邮箱taiancityveg@163.com
  • 我们的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黄花园村
  • 我们的微信号zwwx

留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