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3-09-06 13:42:53 | 浏览:
2017年,中国小麦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进口保持高位,国内库存大增,国内小麦价格呈现恢复性上涨;国产麦进国库,进口麦入市场,市场供应量有限。全球小麦产量下降,美元高位回调,进入下行周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地上涨,国际小麦市场上涨明显。面对国际进口价格的上涨,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对未来的价格上涨预期较为明显,影响中央调控小麦价格...
布勒公司的ProPlant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巴利阿里群岛的一座现代化小麦粉加工厂(Hairinas de Mallorca),该系统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特点使用户非常满意,为企业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
各种营养成分在小麦籽粒中分布极不均匀,胚乳中主要含有淀粉和蛋白质,脂肪主要集中在胚芽中,矿物质和纤维素主要分布在皮层中,维生素主要分布在胚和糊粉层。精度是评价面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保证食品的色、香、味、型和口感,面粉加工精度越高越好。而精度越高的面粉,小麦中的营养成分越不充分。解决面粉加工中精度与营养不可充分得兼困境的途径...
粮食,一头连着农田,一头连着餐桌。粮食产业经济涵盖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是粮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调节器"。"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粮食产业体系,然而粮食产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利用率低,粮深加工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说。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
小麦制粉检测技术贯穿于制粉企业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各个环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制粉检测技术及设备、仪器做一概述,以其为企业提供参考,同时展望制粉业检测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研发思路,迎接未来我国小麦制粉行业迈向高度自动化所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蒸制是馒头生产关键环节,蒸制的主要作用有:熟制、灭菌、转态;其本质是馒头坯的半固体状态(可塑生面团),经过蒸制变成固体状态(有弹性的馒头)。针对蒸制过程中馒头物理性状、主要成分及微生物变化进行了综述。
粮食中的害虫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粮食收获时就感染了害虫。有些害虫在高气温季节常飞往距村落数百米以外的田间,将虫卵产在还未收获的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穗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钻进粮粒内部取食生活、生长、发育,并随着收获的粮食进入仓内。在入仓前的曝晒中,绝大部分害虫已被晒死,只有少数幸存的个体,在储藏1~2个月内不易被...
甘草为药食两用资源,甘草多糖具有生物活性功能,在食品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甘草多糖对面粉品质的影响鲜有报道。从粉质、拉伸、白度、开云 开云体育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指标方面,研究了甘草多糖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草多糖对面粉粉质指标具有不利影响作用,对面团拉伸指标具有有利影响作用;对面粉的白度具有下降作用,对湿面筋含量具有下降作...
河南延津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土、肥、水以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小麦生长。延津县位于中国小麦黄金走廊核心区,豫北黄河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年平均降雨656.3 mm,6~9月降水量最多.
利用凝胶化大豆蛋白作为面条营养强化剂,研究了其添加量及面团制备条件对面条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 g的添加量范围内,随着凝胶化大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面条吸水率和蛋白质损失率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干物质损失率逐渐增大;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凝聚性、回复性和粘附性逐渐降低。适宜的面条制备条件是凝胶化大豆蛋白3.0 ...
采用不同蒸煮时间对发芽糙米进行处理,探索不同蒸煮时间对发芽糙米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蒸煮时间下,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有所增加、而植酸含量、谷维素含量均降低;其中,蒸煮20 min时,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66.31%;谷维素含量损失最小,降低了25.06%;植酸含量降低了17.11%;由于四种蒸煮条件对...
利用无机酸(硝酸、盐酸)对稻谷、大米中的重金属镉进行浸提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浸提液中重金属镉的含量,着重研究了无机酸浓度、浸提时间对浸提效率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重金属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硝酸、盐酸对稻谷、大米中的重金属镉的提取率相近,均可达到100%左右,且准确性、重复性好。当萃取时间为60 min时,无机...
对家用电饭煲和家用微波炉加工的米饭,进行了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米饭其糊液稳定性、水溶性物质含量无差别;蛋白质含量及其16种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微波加热对粗脂肪含量有减少趋势;微波加热对磷、钙含量无影响,对铁的含量有减少。综合所述,家用微波炉加工的米饭和家用电饭煲加工的米饭在营养质量...
麦芽是小麦发芽及生长的器官之一,约占整个麦粒的2.5%,含丰富的VE、VB1,及蛋白质,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胚芽是小麦生命的根源,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据现代科学研究测定,小麦胚芽的蛋白质含量为31%以上,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占18.5%,比大米、白面高出6-7倍。
随着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中国食物供应空前繁荣,吃饱对于多数国人早已不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粮食过度加工、过度追求精度,造成出品率的降低和营养成分损失,对粮食节约和人体健康都有害无益。过度加工导致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通过测定马铃薯面包比容、老化热焓、色泽、质构、水分活度并结合电子鼻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贮藏时间和方式对马铃薯面包老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常温还是冷藏保存马铃薯面包,都会显著降低马铃薯面包的弹性、水分活度、比容,大大提升马铃薯面包硬度、咀嚼性、老化速率,使面包的品质风味下降。在贮藏过程中,风味差异较大,电子鼻可以有效...
针对辊式磨粉机中1B工艺中的磨辊,计算物料在进入轧区后辊间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对辊式磨粉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同行提供参考。
辊间压力是设计磨粉机的关键参数。目前所取的辊间压力值为定值,其影响因素仍处于定性分析阶段。以物料为研究对象,从能量守恒角度及弹性体压缩过程分别推导出平均辊间压力、剪切力和瞬态辊间压力及剪切力。
利用Solidworks对振动筛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对模型适当简化,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振动筛机架及筛箱结构的有限元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筛箱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得出振动筛自身的动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模态分析结果为之后进行模态试验中响应点与激振点的布置以及为动载荷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从燕麦中提取燕麦麸油的工艺有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超临界CO2萃取法和复合溶剂浸提法。燕麦麸油含有质量较优的脂肪酸,其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占燕麦麸油总脂肪酸含量的95%以上,此外燕麦麸油中还有较多的燕麦蒽酰胺、甾醇、维生素E、植酸、酚类等抗氧化活性类的物质,这些物质具备抑制低密度蛋白氧化、促使活性氧清除等功效...
陕西是国家确定的"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支持省份。陕西省粮食局会同陕西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三年"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健康粮油食品产业,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饮食消费新需求,实现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跨越。
介绍了国内粮情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历史,以粮堆内检测指标作为判别标准,同时兼顾传感器和通信传输的发展,将粮情测控系统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介绍,集成化、无线化、智能化、移动化将是未来粮情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面粉是人们食物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虽然面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但由于面粉的营养含量不等,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加之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向面粉内添加其含量不足或缺乏的营养成分,以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这个过程称为面粉的强化。下面介绍一下面粉的强化原则。
采用排风式和送风式两种强制通风方式及三种窖内外温湿度差,开展了不同温湿度差和通风方式对马铃薯贮藏环境的调控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湿度差条件下,两种强制通风方式都能够有效调节马铃薯贮藏环境的温湿度,当窖内外平均温差为0.4~5.7℃、平均相对湿差9.4%~33.2%时,持续强制通风12 h贮藏窖内外的温度差越大,强制通风对马铃薯贮藏...
"我国15亿亩盐碱地、3 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其中有2亿多亩是可以改造利用。"2017年12月7日上午,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说,这2亿多亩土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据袁隆平院士介绍,目前,我国虽然划定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是在实际中却很难控制这条红线。
低温储粮一直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根据相变储能材料在储粮温控系统能量转化规律,通过实仓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相变储能材料与空调制冷组合式准低温稻谷储藏技术,对减少储粮期间稻谷水分损失、保持稻谷品质、抑制稻谷陈化等方面具有一定成效。
随着内环流控温技术的推广应用,储粮仓房蓄冷成为每年秋冬季节一项技术工作,为确保储粮安全,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节能降耗、保水之目的,探索适合本地区最佳通风工艺,开展了利用仓房轴流风机分阶段进行保水降温通风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辖区今后保水蓄冷通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开云 开云体育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6亿吨。粮食库存达历史最高水平,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消费比处于绝对安全水平。程国强博士在2017年中国粮油财富论坛上指出:粮食供求从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供过于求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增长动能乏力,体制机制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