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3-05-14 01:21:59 | 浏览:
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原本是靠天吃饭的粮食种植,如今却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决非是偶然,其背后蕴含着各种力量,深刻的透出“时代巨变”。
现代化显威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丰收来之不易,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影响更为难得。为了确保粮食不减产,农业科技大显威力,用最新的品种,选最好的种子,采取网上传授和实地互动的方式,加快良种推广。大力的推广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普遍提高,尤其是数字技术快速的融入,让粮食生产管理有序,无人驾驶植保机器人、无人值守喷灌滴灌节水设施、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监测系统......村民们坐在家中拿着手机就能观察田间地头,指挥自如。农业现代化得以加快实施,“靠天吃饭”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变,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开云 开云体育
政策发大力,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关系到农民增收,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抓好粮食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越是严峻时刻越要注重粮食生产,今年以来惠农支农政策接踵而来,如,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需要;对符合规定的常规产粮大县、开云 开云体育超级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商品粮大省、制种大县、“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省份给予奖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央财政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支持等等。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最贴心的支持,让种粮户得到更多的实惠,激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生产扩面增产,确保粮食安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丰收是奋斗出来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农民抗击疫情、战胜灾害,克服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广大农民把汗水洒在希望的田野上,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抢季度,争速度,争分夺秒不误农时。以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精耕细作,精心管理,提质增效。充分的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扩种多种,全年双季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756万亩,增长5.3%。平时多流汗,粮食多增产,来之不易的丰收,凝聚着奋斗的心血,用奋斗收获丰收,用辛勤的劳动增收致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保持高位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粮食安全又是最大的安全,生产连获丰收、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疑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十八大以来,习多次通过演讲、座谈等方式与青年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