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3-05-01 17:17:26 |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粮食安全和种子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提升优良品种供给和应用水平,全面促进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协同发展,夯实粮食产业提质增产基础支撑,我省出台《湖北省实施“种粮一体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围绕“高产”“优质”“提升”等关键词,提出全年选育审定粮食作物新品种60个以上,新建高标准水稻、小麦制种基地2万亩以上,提升育种水平、繁种能力、良种应用等,探索“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闭环模式。
《行动方案》明确了“种粮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繁育优良种子、提升粮源品质,增强种业和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在品种培优、良种应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行动方案》提出了目标任务:全年选育审定高产、优质、绿色粮食作物新品种60个以上;集中示范推广100个以上高产、绿色、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新建高标准水稻、小麦制种基地2万亩以上,推进全省良种自主供给能力稳中有升;培育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种子龙头企业5-6家,过5000万元的专精特新企业8-10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029万亩,其中水稻优质率达到77%以上。
《行动方案》围绕提升育种水平、繁种能力、良种应用、种企创新、原粮基地、产业质效、服务能力等,部署了重点工作。
抓育种水平提升。加快推进种业“揭榜挂帅”、良种联合攻关等重大创新行动实施,依托洪山实验室等重大育种创新平台,聚焦超高产、高档优质、绿色多抗、节水节肥,以及再生稻、虾稻和香粳糯等水稻品种,高产优质抗病玉米、小麦,抗逆早熟高产马铃薯等重大品种需求,推动创新要素聚合、技术集成、机制创新,加快实施一批种源“卡脖子”攻关项目,创制一批核心育种材料、关键技术和突破性品种;以品种联合攻关为抓手,推进育种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以应用为导向的品种创新与推广;进一步加大品种试验鉴定体系建设,拓展品种区试鉴定渠道,提升品种测试评价效能,优化品种审定标准,推进选育审定20个左右适应生产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水稻、玉米、小麦当家品种。
抓繁种能力提升。积极对接国家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以公安杂交水稻、襄州小麦为核心的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抓好核心基地与企业对接,强化专业化制种主体培育,打造一批标志性“五化”基地,不断提升优势基地种子生产能力和水平;立足鄂西恩施、鄂北襄阳、鄂东黄冈等区域性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补齐区域性种子生产短板;支持种子企业加快种子生产、精选、加工、检验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引进种子生产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建设种子质量认证体系,不断提升种子质量供给水平,实现从好品种到好种子。
抓良种应用提升。以“看禾选种、助农增收”为抓手,积极推进搭建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在全省水稻、玉米、小麦优势产区,推进打造区位优势显著、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30个以上,充分发挥优势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立足市场需求和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加大新优品种引进、展示、评价和示范力度,在全省集中征集展示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筛选推介一批强优势品种;多形式组织开展田间看禾选种、看禾推种、产销对接活动,加快新优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提升生产良种化水平。
抓种企创新提升。推进种业“强链”突破,按照统筹发展、重点推进、分类扶持的原则,深化“一企一策”“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支持创新能力强、生产经营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尽快实现种业上市新突破,打造3-5家行业领军企业;立足细分市场领域做精做专,打造8-10家具有区域性优势或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抓原粮基地提升。优化示范推广模式,鼓励种子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科研单位与粮食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订单生产,大力推行“六统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品牌打造)生产模式,确保优质原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根据企业需求推广“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模式,建设一批原粮生产核心基地。
抓产业质效提升。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探索“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闭环模式,加强种子企业与作物种植、生产社会化服务、粮食仓加销等主体间的联合联动,构建合作共赢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拓宽增收链,加快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助力农民增收。继续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引导各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品牌赋能活动,提升粮食品牌发展实力。
抓服务能力提升。强化种业服务和监管,坚持分级负责,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省、市、县各级监管重点。严把种子入市关,加大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种子质量周报和种子生产监控力度,确保下田的种子质量安全。狠抓违法行为查处,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加大对无证经营、品种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守牢生产用种安全底线。开展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开展加工工艺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行动方案》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种粮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充实技术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加大对“种粮一体化”的政策争取和资金支持,用好相关政策性资源,对“种粮一体化”全环节予以支持,增强可持续增长动力。省农业农村厅将对“种粮一体化”实施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市县,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