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09282618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发布时间:2023-04-12 01:22:09 | 浏览: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有效的路子。

  吉林是产粮大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先后登上150亿公斤、200亿公斤、250亿公斤三个台阶,人均产量、商品量多年居全国首位。从90年代初开始,吉林省在增产粮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殖业,在种养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全省农村重要的经营形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乃至全省经济的增长发挥了日益巨大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兴起,销售收入超过石化产业,接近汽车产业,成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几年来,全省涌现出3280家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007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70亿元,超过石化产业400亿元,低于汽车产业300亿元,成为吉林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

  全省农村形成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特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加工粮食135亿公斤,占总产量的54%。畜禽加工量2.94亿头(只),占出栏量的55%。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6.5万吨,特产业产值达到320亿元,成为山区半山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农村正在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4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3%。建立粮食生产基地3490万亩,占全省在册耕地面积的58%。优质畜禽基地养殖量4.5亿头(只),占全省养殖总量的60%。种养基地的农民,已不是生产什么到市场卖什么,而是按照与龙头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开发的新产品越来越多,附加值越来越高。许多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攻关,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销售前景好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几倍乃至十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应用高科技,开发新产品,抢占科技制高点,已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同的理念和行动。有些大型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随着农产品加工附加值大幅度提升,龙头企业发展越来越快。长春大成集团建成投产10年来,销售收入由0.5亿元增长到157亿元,净资产由2亿元增长到上百亿元,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皓月集团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年肉牛加工量近40万头,年产值达到75亿元,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牛加工企业。还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这些龙头企业均有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或财团前来洽谈合作。预计今后5年,全省龙头企业将增加上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至少翻一番。

  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农村重要乃至主要的经营形式。预计5年后,龙头企业将带动全省70%农户,辐射70%的耕地。由龙头企业开创品牌,由品牌开拓市场,带动众多农户,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格局。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这种经营体制为破解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破解“三农”问题一些关键性难点,开辟了新的路子,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第一,怎样促进粮食生产在登上新台阶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切实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吉林粮食产量在登上150亿公斤、200亿公斤的台阶后,一度出现卖粮难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找到了破解这个难题最根本的出路就是不断扩大粮食消费需求。因为粮食同其他农产品一样,生产的增减受社会需求的制约,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保证种粮农民获得预期收益,是促进粮食增产的内在动力。扩大消费需求,靠需求拉动生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体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把粮食转化为食品,转化为饲料,是扩大粮食消费需求的最佳途径。到去年全省用于加工食品、饲料的玉米达65亿公斤。粮食加工转化,不仅大幅度提升了附加值,而且对促进粮食增产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方面有效拉动了粮食消费需求,解决了卖粮难问题,使农民种粮有钱可挣。另一方面,促进了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逐步实行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粮食种植越来越成方连片,有利于实行机械作业,有利于实行统一的配套服务,有利于大面积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几年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连续登上200亿公斤、250亿公斤的台阶,最高年份达到272亿公斤。粮食商品量也不断提高,调出的商品粮和粮食制成品不断增加。2007年,在调出75亿公斤原粮的基础上,还为全国提供200多万吨大米,347万吨肉,800万头猪,175万吨淀粉糖、果脯糖,60万吨氨基酸,10万吨玉米油。

  实践证明,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粮食生产的路子,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把粮食卖出去,卖出合适的价钱,才能激励粮食生产。近些年如果不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加工转化,粮食生产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在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中,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对玉米加工转化化工醇等产品,要在不减少粮食调出量的前提下适度发展,防止盲目过度扩张。近几年,全省玉米加工产品中,95%属于食品和饲料,燃料乙醇仅占5%。目前,在粮食需求的拉动下,吉林正在启动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今后5年再增产50亿公斤粮食能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00亿公斤。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增加25亿公斤,达到100亿公斤。用于加工转化的粮食达到150亿—175亿公斤。粮食生产以增值促增产,以增产促增值,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二,怎样使农业由低效益的产业成为较高效益的产业。农业比较效益低,是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业效益低有诸多自然和社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户经营规模小,产品批量少,质量低,难以增强市场竞争力,难以开拓国内外市场,难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难以加工转化增值。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行较大批量地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在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怎样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是躲不开也绕不过去必须破解的难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解决这个难题开辟了切实有效的路子。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把从事同类生产的农户联结起来,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又可大范围扩展经营规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达的地方,往往形成几万亩、十几万亩、几十万亩的产业带,几百户、几千户、上万户组成的产业群。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在这些产业带和产业群中,从种养管理到产品加工储运各个环节,配套地应用高新技术和现代设备,在种植上采用统一技术的标准化生产,在养殖上实行工厂化饲养,在加工储藏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形成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全过程。现代要素的注入,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看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不同的专业生产,一条龙一条龙地实现规模经营,一条龙一条龙地采用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扩大农业产业群的同时,又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各种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大幅度地提升附加值。比如玉米,原粮加工成淀粉,至少增值1倍。加工成淀粉糖,至少增值2倍。加工成赖氨酸,增值10几倍。加工成精氨酸,增值130倍。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规模效益、科技应用效益,再加上加工增值效益,犹如如虎添翼,成倍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将不再是低效益的产业,而成为具有较高效益的产业。

  第三,农村经济怎样从单纯经营农业形成农工商紧密连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各种生产要素突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城乡界限。使城镇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力、原料等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广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以及相应的储藏业、运输业、销售业。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形成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成为城乡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源。从吉林的实践看,已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依托于生产基地,按照合理的经济半径,向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集镇集聚。同时,城市工商企业积极投入农产品开发、加工、销售领域。这些工商企业不仅把资金、技术注入农业,而且把现代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引入农业,实行公司制运作、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把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传播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的双向互动,开辟了利用城乡优势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产业化这个载体,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产业衔接、资金流通、人才流动、技术扩散,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繁荣,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第四,怎样促进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吉林省的省情说明,要选在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尤其是粮食资源,加快发展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既可拉动农业大幅度增值,又可促进工业的长足发展,还可促进运销业、储藏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振兴吉林的潜力所在、出路所在、希望所在。纵观世界的经济发展史,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从农副产品加工起步的。全球排名靠前的大财团,不少是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企业集团。从世界各国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直接消费的谷物减少,加工食品大量增加,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在发达国家居民的餐桌上,70%以上是经过多次加工的食品。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对精制米面、保鲜果菜、排酸鲜肉、时尚饮品、保健食品、低温食品、方便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粮食、油料、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产后加工率不足25%。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率达70%以上。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跨越中,对成品半成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完全能够成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是振兴吉林经济的关键之举,要作为全省的经济战略重点加快推进。

  • 我们的热线15092826188
  • 我们的邮箱taiancityveg@163.com
  • 我们的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黄花园村
  • 我们的微信号zwwx

留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