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09282618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N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吉林新观察 长春筑牢“三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4 20:40:45 | 浏览:

  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初春时节,虽然还未到春耕期,但在吉林长春的乡村里,农民搭建棚膜、育苗,为果蔬生产作准备;粮食加工企业里机器轰鸣忙赶订单;养殖户用秸秆饲喂肉牛的同时,将牛粪抛洒田间实现种养循环……

  长春市不仅是“汽车城”、工业强市,更是农业大市,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从拉升粮食生产产业链,到提质特色农业产业链,壮大种养循环产业链,长春着力做强“三链”促进三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农业,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长春市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等一系列保障粮食生产措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年产量达250亿斤左右,占吉林省粮食产量的近三分之一。

  在端牢“中国饭碗”的同时,长春市鼓励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粮食产业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壮大,逐步做大做强粮食产业,让粮食生产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正值粮食加工旺季,在德惠市的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在操作台上将加工好的小包装大米装箱。另一个车间里,智能机械臂将大袋包装的大米从流水线上卸下摆放整齐,等待装车发运。

  “每天加工大米成品800吨,销往南方各大商超。”公司副总经理李少东说。去年,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3.5万亩水稻订单,企业为稻农代购种、肥,农户采取绿色、有机种植。“通过标准化种植优质品种,稻农每公顷稻田比过去增收1000多元。” 李少东说。

  从单纯收购水稻加工销售,到现在通过与农民签订订单种植优质品种实现合作经营,建立产业化联合体,这家企业正带动当地上百户稻农逐渐实现大米优质优价。随着大米品质的提高,企业与南方城市大型商超建立合作,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农户一起抱团发展,做强产业。”李少东说。

  开云 开云体育APP

  两年多来,长春市依托粮食生产优势,深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发展壮大健康食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领军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产业链融合提升工程等八大工程建设,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长春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白松巍说。

  政策推动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在农安经济开发区,这里聚集着几十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泡豆、磨浆、煮浆、包装……位于全国产粮大县农安县的吉林省烧锅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豆香阵阵,一批批豆制品即将运往各地市场。这家大豆加工企业每年生产豆制品2万余吨。不少大豆原料就来自周边农民。企业负责人杜云飞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大豆种植基地,形成生态种植、农产品加工、产品研发、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在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像烧锅豆制品有限公司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50余家,年产值达30亿元。眼下,这个开发区仍在加紧标准化厂房的施工建设,方便企业“拎包入驻”,鼓励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农安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园区负责人郑立国说,突出发展粮食、畜产品和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集成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

  双阳的草莓、九台的蔬菜、德惠的香瓜、农安的“三辣”……在东北及南方很多城市,来自长春各地的瓜果蔬菜逐渐成为知名产地农产品。

  这几年,长春把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棚膜经济、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批特色农业产业正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长春市九台区上河湾镇上河湾村,一栋栋蔬菜大棚里已开始热闹起来。农民旋耕土地、铺设滴灌带、搭建棚膜,为即将开始的棚膜蔬菜种植作准备。

  上河湾村村民过去并不富裕,村民主要依靠种植玉米生活。这两年,为响应当地发展棚膜经济的倡导,上河湾村支部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建设100多栋大棚,全村大棚采取统一种肥、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等“六统一”的经营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销路。上河湾村支部书记董旭伟说,农户一栋大棚年收入达五六万元,村集体每年也有十几万元收入。

  上河湾镇依托上河湾村等4个村屯建立了果蔬产业园区,全镇棚膜数量发展到500余栋,年收益超过1500万元,为3000多名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从产业园区到交易市场,从村企合作到统一地理标识,如今在长春市的诸多农业特色乡镇,正通过统一经营、规范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走在布海镇侯家村附近的公路上,能看到路边地头上新建了一座座木质小房子,每座木屋上写着编号。“这是政府给瓜农建的销售点,以后我们要统一销售品牌,每家销售的香瓜都有自己的编号,一看编号就知道是谁家的瓜。”侯家村香瓜大户郭传义说。

  如今在距离侯家村不远处,新建起了一个大型交易市场,这里不仅有一个个规划好的摊位、停车位,还有餐饮和住宿场所,当地还注册了“布海瓜菜”区域公用品牌。布海镇副镇长于鑫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建设多个交易市场和冷藏库,为农户储菜卖菜提供便利,把布海镇建成区域瓜菜产业强镇。

  统一标识、集中销售、抱团发展,长春市各地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一些农业企业依托棚膜经济拓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乡村产业致富。在公主岭市永发乡,吉林省坤圣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170多栋大棚每年可产蔬菜80吨,公司不仅为长春市周边的1000多会员定期供应新鲜蔬菜,还承接各大企业、幼儿园等单位的采摘、研学和餐饮住宿等休闲活动,每年产值超2000万元。周边村屯100多人在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如今,长春市25个重点园区获评省级“菜篮子”产品保障基地。农安“三辣”、双阳绿色蔬菜入选国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公主岭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兴起,带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长春市作为农业大市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自2021年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以来,长春市不断壮大种养循环产业链,实现农业、养殖业协同发展,让“小肉牛”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产业。

  农安县每年产生上百万吨秸秆。这两年,农安积极谋划秸秆喂牛、牛粪还田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肥沃了黑土地。

  随着肉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农安县探索粪污资源利用新路径。巴吉垒镇启动改良盐碱地计划,将各村堆积牛粪统一运到盐碱地地块,已累计清运粪污1.5万余立方米,可有效改良盐碱地200余公顷。目前,长春市6个养殖大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粪污就近还田。

  开云 开云体育APP

  长春市坚持重大项目驱动、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园区拉动,努力打造在全省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的肉牛加工基地。由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承建的公主岭市肉牛良种繁育产业园区等一批重大肉牛产业项目落户。

  长春在发展肉牛产业中,还着重开发优质品种,通过科技赋能,增加优质牛肉产品供给。

  标准化牛舍、草料库、冻精生产室、实验室……位于长春净月高新区的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感十足。这家企业是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国家级重点种公牛站。“年提供优质肉牛冻精产品200多万剂,不仅满足吉林省内需求,还供应全国多个省份。”公司总经理申利说。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拉动、助力推动、特色小镇引领示范,长春市形成了既抓普通养殖户、又抓大项目,既助农增收,又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肉牛大产业。

  2023年,长春市着眼于打造种业、养殖、加工、营销“四大基地”,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肉牛规模力争达到175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

  开云 开云体育APP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

  • 我们的热线15092826188
  • 我们的邮箱taiancityveg@163.com
  • 我们的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黄花园村
  • 我们的微信号zwwx

留言主题